Image
咨询热线:

0431-85542234

Image
当前位置:首页>详情内容

地理科学 | 东北黑土区保护性耕作的发展现状与成效研究


编辑:2022-08-18 00:00:00

  东北黑土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但长期的不合理耕作和高强度利用导致黑土面临“量减质退”的窘境。理论与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是保护黑土地、推动黑土耕地质量和耕作效益绿色增长的发展模式。为减少土壤侵蚀,任何能保证在播种后地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率不低于30%的耕作和种植管理措施都称为保护性耕作。保护性耕作在东北黑土区的实施和发展概况,以及它对东北黑土地保护的综合影响尚未清晰。

  本文梳理了保护性耕作在东北黑土区的发展进程与技术概况,指出黑土区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的类型为秸秆覆盖还田免耕、秸秆全量覆盖还田宽窄行免耕、秸秆全量覆盖还田条带耕作。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具有更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① 固土保墒和改善黑土物理结构;② 显著提升黑土固碳与养分供给能力;③ 提高土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效益的可持续性;④ 可以获得与传统耕作相似或稍高的作物产量,同时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每公顷节约成本1000~1500元),极端气候条件下展现出了较强的抗灾优势,可实现作物稳产。然而,由于农民传统耕作的观念根深蒂固,加之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区域不明确,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配套农机具不完善,农机农艺融合不紧密,土地分散经营,严重制约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因此,尚需在理论与技术上继续深入开展工作,以期为促进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推动保护性耕作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支撑。

  文章链接:梁爱珍, 张延, 陈学文, 等. 东北黑土区保护性耕作的发展现状与成效研究 [J]. 地理科学,2022,42(8):1325-1335.[Liang Aizhen, Zhang Yan, Chen Xuewen et al. Development and effects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in the black soil region of Northeast China.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22,42(8):1325-1335.]

  doi: 10.13249/j.cnki.sgs.2022.08.001

 

联系我们

联系人:张晓平
联系电话:0431-85542234  85542357
Email:zhangxiaoping@neigae.ac.cn
地址:高新北区长东北高科技中心A区412室

       如果我们敢想,勇于接受新观念,乐于同我们的土壤合作而不是滥用它,我们将会看到保护性农业是引导我们走向前所未见的高产农业的有效途径。这不仅是为了战争时期,更是为了战后的和平年代
 (Hugh Hammond Bennett1943)
微信扫码
Image

联系我们

联系人:张晓平
联系电话:0431-85542234  85542357
Email:zhangxiaoping@neigae.ac.cn
地址:高新北区长东北高科技中心A区412室
微信扫码
Image
©2022 长春中科东地农业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备案号:吉ICP备2022007635号 技术支持:龙采科技集团